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中央网信办)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国家网信办)是中国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主管机构,同样是由同一批人员合署办公,而且下设多个业务处,每个业务处的主管范围一般都以主任科员进行编制。
中央网信办的组织架构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局和中心,包括秘书局、财务局、干部局、机关服务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网络法治局、网络安全协调局(网安局)、网络社会工作局、政策研究局、网络综合治理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传播局)、信息化发展局、网络综合协调管理和执法督查局(网络执法与监督局)、互联网舆情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局(应急局、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网信发展教育中心、数据与技术保障中心等。这些机构共同为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目标提供综合性的支持。其中,由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审查评估处处长唐鑫(之前任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综合处调研员、副处长)总体负责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工作。
具体的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他们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另外,他们还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他们也指导有关部门督促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做好域名注册、互联网地址(IP地址)分配、网站登记备案、接入等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地互联网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国家网信办的组织架构包括网络综合治理局、政策法规局和国际合作局。网络综合治理局负责整合和协调网络综合治理局负责整合和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对互联网环境进行综合管理和治理,以保证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政策法规局则负责相关互联网政策法规的制定、解读和执行,以保证网络行为的合规性;国际合作局则负责与国际上的其他类似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同样的,国家网信办的职责也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其实,无论是中央网信办还是国家网信办,都是以服务社会、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推动信息化进程为目标的公共服务机构。
————————————————
地方市网信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如下:
【主要职责简介】:负责处理市党委网信办日常事务工作;指导网信领域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党的作用发挥全力覆盖;开展网上宣传引导;做好网络與情管控;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负责指导推进党政部门、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工作;负责督促落实全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事项;负责协调处理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突发事件与有关应急工作;负责全市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审查工作;负责全市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统筹协调组织全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组织开展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负责全市网络新闻业务和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管;组织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干部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检查、推动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详细工作内容概述】:
1.日常事务处理和协调:负责处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协调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委员会的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时,也要组织开展对全市各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向委员会提出工作建议。
2.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研究:组织开展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向委员会提出工作建议。
3.政策法规执行和推进: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同时贯彻执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统筹推进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标准建设,依法完善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调查制度。
4.网络安全保障和可信体系的建设:统筹协调全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可信体系建设,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行业网络安全规划,协调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指导推进全市党政军部门、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工作,协调推动全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
5.网络阵地建设和发展推动:推动全市网络阵地建设,负责全市重点新闻网站规划建设,指导协调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相关业务,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6.网络社会工作和网络文化、网络文明建设:推动全市网络社会工作和网络文化、网络文明建设;发展、联系、服务互联网相关社会组织,指导互联网行业自律,推进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
7.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和新技术应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工作,指导推进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统筹协调全市移动互联网管理。
8.信息网络行业发展支持:协调拟订扶持全市信息网络行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展互联网经济和发展态势研究,推动建立健全全市信息网络行业投融资支持服务体系、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全市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
9.应急工作和重大事项的处理:对全市各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事项进行督促和落实,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大突发事件和相关的应急工作。
10.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全市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管理,统筹协调互联网宣传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执行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依照相关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11.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指导协调全市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搜集、研判和信息报送,涉及社会热点、敏感舆情信息,负责市《舆情参考》、《舆情报告》等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12.网络新闻业务和平台监管:负责全市网络新闻业务和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的审批、年检及日常监管。
13.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指导:规划指导全市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组织开展金融信息服务市场监管,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建立网络金融信息发布、传播监管制度及工作机制。
14.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负责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包括组织拟订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干部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指导全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考评工作,组织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5.县区和部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推动:指导、检查、推动县区和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16.完成其他任务:完成市委、市政府、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如按照省委网信办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协调涉及新疆、西藏、港澳台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斗争。
这些职责和工作内容不仅强调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其他重要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了市网信办在协调和推动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角色。
从结构上来看,两者分工明确,具有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的优势。可以说,中央网信办和国家网信办是中国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双簧”,它们共同保障了中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推动了中国的信息化进程。